除了提供一般學習課程,課後活動也很豐富(乒乓球、跆拳道、籃球、足球、中國舞、游泳、啦啦隊、田徑、合唱團、朗誦、幼童軍、英語話劇、管弦樂等)。 高中組除7大必修科目外,另開辦14個選修科目,讓學生有更多元發展機會。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以合作學習及高階思維為主要教學策略,學校電子資源充足,讓學生提告學習體驗。 另外也透過資優課程、增潤單元及小組教學,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發展需求。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實施「自攜裝置計劃(BYOD)」及小班教學,以先進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此校以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其辦學宗旨是推廣全人教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學校曾孕育出不少社會精英,例如前特首梁振英、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等等。 1981年創校,是沙田區內唯一的官立小學,推行成長課,發展關愛文化;鼓勵學生參加各科活動及擔當服務生以提升歸屬感。 中西區中學校網 有兩間聯繫中學支援,分別是沙田官立中學,及梁文燕紀念中學。

中西區中學校網: 私立及直資小學

寶翠園分為2期,共有6座住宅大樓,提供2,213個分層住宅,戶型多元化,設有2房至4房包括連雙套等選擇。 住宅前臨低矮舊樓,所以大部份單位都享有開揚景致甚至海景。 至於官立小學,11校網有兩所:一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排名第9,一為李陞小學,排名第8,兩所小學都有25%小六小六 Band 1,Band 2 畢業生升上英皇書院,庇理羅士等英中及金文泰等中文中學。 其實家長除了問我九龍城那三個校網,那一個「好」之外還有問我很多其他校網,住香港的便問香港校網,住新界的便問新界東和新界西校網。 既然家長想知道怎樣在各區揀「好」小學,我便在各區揀幾個重點校網介紹給家長。

中西區中學校網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位於九龍城區的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每年平均開辦3班小一班數。 該校注重應材施教,按學生能力和潛質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習,讓學生得到適切的栽培,發揮潛能。

中西區中學校網: 佛教黃焯菴小學 ⇒ 佛教黃鳳翎中學

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音樂及體育多方面均有卓越成就;拔萃女書院是拔萃女小學的一條龍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唔會參加教育局嘅「中學學位分配辦法」,通常喺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詳情查閱學校網站。 此校網有一所小學令我刮目相看的,那便是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吸引我眼球的原因為從我2016年5月出第一本「小學選校一本通」開始,到今年2020年,此校連續5年在第11校網16所小學中排名第一。 儘管其他小學的排名像「跑馬燈」的運轉,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仍然屹立不倒,學校之所以受歡迎一定是校長英明、管理出色、教師團隊愛錫學生,還有學校有教育心理學家支援,難怪與別不同了! 屬Band 1B的英皇書院是中西區的官立英文中學之一,於1926年創校,位於般咸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

中西區中學校網

結合統一派位甲組數據,獲派首三志願者就接近90%,表現不俗,相信多間名牌學校都有各自的擁護者。 中西區中學校網 因此家長在乙組階段不妨採取「熱+熱+冷+冷」的選校做法,即爭取熱門學校之餘,亦提高獲派二線學校的機會,避免不幸被派發到冷門學校。 中環、上環、西營盤都是本港重要的商業區,歷史悠久且人流量多,因此孕育出多間傳統名校,比如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都是港島區百大小學之一,備受追捧。 分區了解中學排名之前,家長可以先閱覧全港中學排名,了解哪些學校的綜合評分較為優勝。

中西區中學校網: 申請時間表及升中派位日期

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週,二手交投氣氛相當熾熱,不少家長客都出動搵樓! 今集就為大家介紹深受年青家長歡迎的上車天堂 — 荃灣區「62校網」! 中西區中學校網 【直播節目】升小大作戰 入11校網超實用貼士|特別嘉賓:曾廣豪… 周邊配套:於堅道有多間民生商店及食肆,而半山扶手電梯及卑利街一帶更有許多特色餐廳及酒吧;附近亦有孫中山紀念館及堅道花園供公眾參觀使用。 周邊配套:區內有多間私家診所及醫院,能全面照顧生活健康;另有多座體育館及公園設施,滿足居民日常消閒需要。

中文科一向被稱為「死亡之科」,大部分學童在該科表現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不過想提升子女在中文科的成績,為他們報讀補習班、購買補充練習前,更重要的是針對他們在學習中文時遇到的問題,因材施教。 DR-Max現設《全港小學中文模擬試》,模擬試卷中文補習天王林溢欣及其團隊參與審訂,評估學生的中文能力,… 此外,區內其他中學亦有不少傳統名校如英華女學校、英皇書院、聖保羅書院等,原區入讀的比率普遍較高。

中西區中學校網: 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

別以為英華男生強項只在數理及科學,其實他們在朗誦、音樂、運動等表現同樣出色,大大小小的學界賽事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 2012年,由半山搬到薄扶林,校舍空間擴闊了許多,聖保羅書院為其直屬中學。 原屬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下午校的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下稱軒銅),在2015學年轉為全日制,並由灣仔譚臣道遷至銅鑼灣東院道,翻新聖瑪利亞堂中學的舊校舍。 軒銅的聯繫官中包括有「狀元搖籃」之稱的皇仁書院,故特別吸引區內男生報讀。 有92年歷史的聖嘉勒小學,其一直培育謙遜有禮而優越的女學生﹕明星葉麗儀﹔前律政司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徐潔儀﹔探險家李樂詩博士的兩位千金,都是最佳例子。 每年升中派位成績相當理想,有80%聖嘉勒小學小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

中西區中學校網

此外,官立小學李陞小學及般咸道官立小學口碑亦不錯,兩校畢業生都有機會升讀英皇書院等聯繫中學。 新會商會學校則是提供了唯一的一條龍升學服務,和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為結龍關係。 而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都有直屬中學,為畢業生提供升中便利。 須提的是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皆為女校,女童升學有絕對優勢。 宗教方面,天主教及基督教背景小學各佔5間,無宗教背景之小學則有6間,對於同宗教學童而言絕對有優勢。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屬一條龍學校, 結龍小學是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附屬小學 。

中西區中學校網: 聖公會呂明才紀念小學 S.K.H. Lui Ming Choi Memorial Primary School   資助

港島中西區可謂是香港傳統豪宅聚集地,位處市區核心地段,受大自然環繞,有大量的樹木和翠綠植物,提供新鮮空氣,居住環境優越。 此外,區內名校林立,坐擁堪稱港島區「校網王」的11校網,不少政商界名人亦是讀中西區小學出身,例如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就讀過11校網的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培育過另一位前主席范徐麗泰。 中西區中學校網 中西區中學校網 王錦輝是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附屬學校,一條龍直資吸引區內外的家長報讀。

中西區中學校網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