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營運的成都地鐵2號綫和國鐵成灌鐵路於犀浦站跨月台轉乘。 這是中國大陸首個城市軌道交通與國家鐵路跨月台轉乘的案例。 同時,成都地鐵2號綫與4號綫在中醫大省醫院站跨月台轉乘,太平園站10號綫與3號綫進城方向跨月台轉乘,2020年12月18日,隨着6號綫開通試營運,5號綫與6號綫也將在西北橋站反向跨月台轉乘。 建設中的成都市域鐵路S3綫與18號綫在福田站同向跨月台轉乘,18號綫在天府新站站與19號綫跨月台轉車。 2013年12月22日起,濱海市區綫通車,海灣舫地鐵站成為該綫與環綫濱海灣支綫的跨月台轉車站。

  • 其中4班列車停留在大圍站、大學站、大埔墟站及火炭站達8小時,亦有乘客半夜被迫滯留在沙田、大圍等車站大堂。
  • 本站連接國鐵廣州南站,亦鄰近廣州南汽車客運站,本站繼廣州火車站、廣州火車東站之後,又一個成為連接全國各地及廣州市區各地的陸路交通樞紐。
  • 顏色靈感源自金鐘曾為英國皇家海軍基地所在地的歷史有關。
  • 杭州地鐵火車東站、彭埠站是1號綫和4號綫的雙跨月台轉車站,錢江路站是2號綫和4號綫的跨月台轉車站,均為雙島四綫。
  • 車務控制中心即時停止列車駛入該路段,而車站職員則嘗試引領該狗隻到安全地點,然而他們並不成功,狗隻匿藏在月台底部,職員隨即進入路軌範圍,嘗試將狗隻抱起帶走,但過程中因狗隻掙扎,一位港鐵職員受傷。

金鐘站東鐵綫月台向南亦設有有一條延伸約900米至半山寳雲道下方的越位隧道,可供停放兩列九卡車,以及可供列車調頭或停泊壞車。 列車抵達金鐘終點站到8號月台清客後,將會駛入該側綫調度,之後駛入7號月台上客前往九龍及新界。 每晚收車後,車務控制中心會安排荃灣綫列車前往金鐘站側線停泊,以待翌日早上提供服務。

四綫轉乘: 使用車輛

與此同時,即使270B提供全日來往北區至深水埗以至九龍西的服務,但因其班次疏落,再加上北區一帶走線迂迴。 因此部份乘客(尤其是上水一帶)寧願付較多的車資乘坐此線往大欖隧道轉乘68X、69X、265B及268X線。 九龍巴士、新世界第一巴士、城巴、龍運巴士及陽光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其特別路線279B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葵興站,途經天平邨一帶及上水後經大欖隧道直達葵芳,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其特別路線279A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青衣站,起訖點與跟279X線相同,但途經天平邨一帶,不經祥華邨及粉嶺南,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替代线路278X、279X九龍巴士279X線是香港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粉嶺(聯和墟)及青衣站,途經粉嶺南、上水及大欖隧道。

四綫轉乘

東鐵綫是港鐵九條主要路線中唯一設有頭等車廂的路線,乘車環境較舒適,車費較為昂貴,例如沙田往金鐘的單程車票18元,頭等票價為36元。 ● 新巴及城巴轉乘優惠:於會展站出閘後使用成人八達通乘搭五條指定路綫, 包括1M、25A、722、780及788,即可享每程$2轉乘優惠,優惠期由即日至2022年11月14日。 東鐵綫過海段開通後,東鐵沿綫乘客無須轉綫即可直達港島,最快5分鐘一程直達灣仔北及金鐘一帶的商貿、會展及金融中心,乘車時間更大大縮短。

四綫轉乘: 屯門南延線及洪水橋站

廣州2、7號綫車站大廳範圍內亦設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及零食店等商店,以及自動售賣機、自動售卡/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等自助服務設施。 地上為國鐵廣州南站地面層站房;地下一層為車站大廳,以及目前2、7號綫和22號綫的轉乘通道;地下二層為2、7號綫月台層。 廣州南站地鐵站目前分為三個站體:位於國鐵廣州南站下方的廣州2/7號綫車站、位於廣州南站東廣場下方的廣州22號綫車站、以及位於廣州南站西廣場下方的佛山2號綫車站。

2021年2月8日,因應國鐵站實施轉乘地鐵免安檢措施,部分出入口改為單向進出,而早前關閉的C、E、G出入口亦重開,同時地鐵站安檢設施改為D、H出入口附近。 為方便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地鐵車站大廳與國鐵車站地面層中部之間設置了兩組升降機供大件行李的乘客使用。 22號綫在月台南端設有一條渡線,當22號綫陳頭崗站出現故障時,陳頭崗方向的列車將會通過此渡線折返,以本站為臨時總站。 廣州2、7號綫車站的公共洗手間設於車站大廳靠近D出入口旁,目前配合改造而暫時停用;母嬰室則設於車站大廳靠近J出入口以及D出入口旁。

四綫轉乘: 路線資訊

2022年5號綫開通後在火車北站站與4號綫跨月台轉乘。 成都犀浦站的跨月台轉乘,位於中間的複線鐵路為成都地鐵下屬成都地鐵2號綫,兩側的複線鐵路為國鐵下屬成灌鐵路。 2004年馬鞍山綫通車時採用特別的靠右通行,以便南行乘客在大圍站轉乘東鐵綫。 在屯馬綫通車後,此設計亦方便了東鐵綫南行乘客轉乘屯馬綫前往市區。

22號綫與2號綫/7號綫通過連接22號綫車站和2/7號綫車站大廳的地下一層付費區內的轉乘通道進行轉乘,轉乘通道內的扶梯可分別通往22號綫車站大廳層以及22號綫的緩衝平台。 四綫轉乘 2號綫、7號綫設有2個側式月台及1個共用的島式月台,位於國鐵廣州南站的地底。 兩個側式月台分別為2號綫的2號月台和7號綫的3號月台;島式月台兩側分別為2號綫的1號月台和7號綫的4號月台。 本站2/7號綫、22號綫以及佛山2號綫的車站範圍均設有公共洗手間,而廣州2/7號綫、22號綫則會另外設有母嬰室。 7月25日下午6時40分,4號綫一趟列車在從市民中心站開往會展中心站的過程中,一扇車門在列車疾駛過程中突然自動開啟,10秒鐘後列車緩緩停下並將車門關閉。 四綫轉乘 由於4號線承擔了龍華區來往深圳市區的運輸,再加上深圳北站啟用後帶來了額外乘客,4號線的客流量早已超出了設計容量,又由於經常發生事故、早期只有4卡列車載客、班次疏落,令不少乘客都抱怨旅行不便。

四綫轉乘: 車站票務

隨着移交營運及路線延伸,4號線後來設有龍華車廠和觀瀾停車場,控制中心則改由龍華車廠旁的控制中心負責,在2020年改由負責深圳地鐵全線網的深雲控制中心(NOCC)負責。 雖然4號綫與11號綫在地鐵綫路圖上相交,但兩綫並無轉車站,如需轉乘,需使用其他路線(如1、2、3、5、6、7、9、10號綫)接駁。 《香港01》早前接獲來自港鐵內部的消息,指過往當港鐵出現重大事故,需向乘客作出同類型半價優優惠賠償時,曾多次發生程式「漏洞」,部分路線的乘客享用半價後,無法同時享用其他原有優惠,需向客戶服務櫃台投訴,才獲補回多扣的車資。 《香港01》就此向港鐵查詢,是否發生上述情況,以及知否今次周六日優惠賠償也會出現相同情況,當時港鐵回覆說沒有紀錄顯示有此情況。

四綫轉乘

車站大堂、轉車層及各月台層之間以樓梯、電梯及升降機連接。 大堂設四條電梯連接L2層月台及兩條電梯連接L3層月台,L2及L3層之間則以一條電梯連接。 主大堂、L2及L3層以一部升降機連接,大堂西面有一對闊閘機,專供升降機乘客使用,且不能於大堂層通往中央閘區。 請加倍小心上落 金鐘站現時共有八個月台,分別以三組島式月台和一組分離式島式月台排列。 L2、L3兩層舊有月台每層設荃灣綫及港島綫月台各一,L5層兩個月台則為東鐵綫使用,L6底層兩個月台則為南港島綫所用。

四綫轉乘: 收費資料

首批增購新車卡已於2013年12月運到龍華車廠進行調試,預計最快2014年春節前上線服務。 及後同線餘下列車將會以每月擴編兩列的進度,逐步達至全線6節列車。 而月台上的乘車資訊亦會在4節及6節列車混跑期間,同時提供後續列車節數預告資料。

四綫轉乘

東鐵綫乘客可再轉乘港島綫或南港島綫,到港島東區、西區或南區。 【Now新聞台】港鐵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首個工作日,有新界區居民指乘新綫到港島上班上學更方便,亦節省乘車時間,而金鐘的四綫交匯轉車站,早上繁忙時間運作大致暢順。 此路線是目前四條取道大欖隧道往返新界北區並於大欖隧道轉車站設站的全日服務路線之一(其餘三條為978線、A43線及A43P線)。 提升為全日服務初期,九巴以「試水溫」的態度對待此路線,只維持13至17分鐘的班次,而且使用的也是早期的空調雙層巴士,車齡偏高。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乘車碼」。 優惠只適用於轉乘機場快綫由香港、九龍或青衣站前往機場/博覽館站之車程,並不適用於機場/博覽館站至市區之車程。

四綫轉乘: 港島綫發展

高鐵香港段原定預計於2015年竣工及通車,後來延至預計於2016年竣工、並以2017年年底通車為目標,但因工程嚴重延誤而延遲至2018年9月23日通車。 高鐵香港段通車後,成為香港繼城際直通車(廣九鐵路)後,第二條跨境鐵路。 279B經:和泰街、和睦路、粉嶺樓路、馬適路、馬會道、百和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龍琛路、龍運街、新運路、掃管埔路、雞嶺迴旋處、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興芳路及葵興站通道。 現時,本路線使用19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4輛12米ATENU、7輛12.8米3ATENU及8輛12.8米E6X) 雙層空調巴士。

  • 港鐵建議乘客如需前往較繁忙的車站,如中環、尖沙咀、尖東、旺角及旺角東等車站時,或前往馬場站前(因該站不設售票機,如需購票即需在客務中心排隊購買),可預先多購一張車票作即日回程之用。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36B、42A、46、60X、63X、68X、69X、81、95、110及296D線更改總站位置〉[新聞稿],2009年12月14日。
  • 其特別路線279A線由粉嶺(聯和墟)單向開往青衣站,起訖點與跟279X線相同,但途經天平邨一帶,不經祥華邨及粉嶺南,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 住在屯門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因為遇上西鐵綫故障,趕不及到立法會開會,他批評港鐵的處理手法,說一定會在立法會跟進,認為要設立懲罰制度。
  • 受事故影響,東鐵綫紅磡站至旺角東站服務全日暫停,旺角東站至羅湖站服務維持6分鐘一班,旺角東站至落馬洲站服務維持18分鐘一班,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往來大圍站至鑽石山站,而19班城際直通車班次取消。

港鐵早在擴建金鐘站時已預先於L5層設置預留予東鐵綫使用的兩個月台,兩個月台會採用分離式月台設計,而同樣東鐵綫的調頭隧道亦會設於金鐘站以南。 其中7號月台部分空間已率先在2021年10月8日開放作緊急用途。 另外,原有的車站大堂亦將會向東面擴建,並設有中庭及巨型天窗,該處會設有多條扶手電梯連接已重置的E出口、大堂及車站各月台層。 其中一組4條扶手電梯可由L1層大堂直達L4層的轉車大堂,乘搭該段扶手電梯需時約1分鐘。

四綫轉乘: 月台閘門和幕門

最後該唐狗跑到粉嶺站路軌,遭一列當時駛入月台的城際直通車直接輾斃。 2022年11月16日,港鐵向政府提交油麻地站有列車偏離路軌及車門脫落的初步調查報告。 當日有約150名乘客事發後,經車尾緊急出口斜道,行路軌折返旺角站,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表示,原意是安排乘客疏散到油麻地站月台,但因廣播問題,以致部分人往車尾緊急通道離開。 港鐵常務總監金澤培連同車務總監劉天成表示今次故障是自90年代後期營運以來從未發生過,會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同時會選擇一天為乘客提供半價乘車優惠。 10月29日,港鐵在11月3和4日(周六和周日)推出優惠,以感謝乘客故障期間的體諒。 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可以享有小童票價優惠、長者小童及學生則可一元搭車。

另外,隨著政府推出的『起動九龍東』計劃,亦勢必令行經九龍東的觀塘綫帶來不少客源。 為此在《鐵路發展策略2014》文件中,建議興建一條長約7.8公里的東九龍線,由鑽石山出發,設彩雲,順天,秀茂坪,寶達及寶琳站,路線全程建於地底,而鑽石山及寶琳站分別設有通道與乘客轉乘將軍澳綫,觀塘綫與及正在興建的東西走廊。 此鐵路線可望紓緩東九龍半山與及觀塘綫觀塘道沿線壓力,亦可為將軍澳綫作出分流。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四綫轉乘: 兼職中心助理 / 中心助理 / 中心聯絡員(多名)*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在2008年閘區合併後,港鐵拆除轉綫閘機,並且將大堂每邊的兩個客務中心(即原本的地鐵客務中心以及九鐵票務處/補票處)合而為一,關閉其中一個櫃位。 號月台:東涌綫東涌方向(左邊車門)東涌綫3號及4號月台軌道之間為機場快綫路軌,由於機場快綫列車不會於南昌站停留,所以中間設置了專用軌道供機場快綫行駛。

四綫轉乘: 觀塘站天橋唱歌被阻事件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2010年,有市民發現南昌站大堂收費區內近洗手間和東涌綫轉綫通道設置了兩部自動飲料售賣機(俗稱「汽水機」),售賣的飲料冷熱俱全,疑鼓勵乘客即場飲用,有引導乘客誤墮法網之嫌。 九廣西鐵通車初期在大堂近A出口,舖位NAC 27及NAC 25之間曾開設九鐵客務中心,惟已於2005年10月15日結束營業。 南昌站(Nam Cheong Station)是位於九龍深水埗區西九龍填海區的一個港鐵車站,乃屯馬綫及東涌綫之間的轉綫站。 當時駕駛該列車的車長張振斌決定將列車駛往金鐘站,並以廣播通知乘客準備疏散。

四綫轉乘: 出口數目

2005年4月6日至2007年12月18日:配合T3主幹道工程,往禾輋方向駛至松嶺路後,改經臨時行車天橋、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 四綫轉乘 – 沙田段及沙田鄉事會路進入沙田市中心總站,不經大埔公路-大圍段及沙田正街,並取消「希爾頓中心」站。 1978年9月27日:配合建造地鐵工程,往沙田墟方向改經太子道、大南街、柏樹街、汝州街及黃竹街前往大埔道。 乘客可選2人行、3人行或4人行單程套票,當中包括兩張、三張或四張車票,分別供兩名、三名或四名同行的團體乘客一起乘搭機場快綫往 / 返機場及指定車站 (博覽館站不包括在內) 的單程車程一次。 圍繞東鐵綫過海段的討論中,其中一個話題是頭等車廂的去留。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時25分,負責控制東鐵綫信號系統的伺服器運作不暢順,工程人員轉換使用後備系統及改由人手操作,同時嘗試重新啟動伺服器,但仍不成功。 四綫轉乘 四綫轉乘 為進行跟進修復,控制中心宣佈暫停東鐵綫全線列車服務,包括城際直通車也停駛。 故障期間港鐵加派接駁巴士疏導受影響乘客,惟指示不清晰引起混亂。

四綫轉乘: 服務時間及班次

港鐵各個車站及行車隧道內鋪設了流動電話網絡,使乘客不論在地面或地下均可無間斷地使用流動電話。 港鐵也是全球首個引入第三代流動通訊(3G)及Wi-Fi無線上網的鐵路系統,乘客可於車站及列車上使用流動電話、電子手帳等瀏覽互聯網或高速傳輸數據。 有別於世界各大地鐵系統,當時的前地鐵基於衛生及安全理由,除了機場快綫及迪士尼綫之外,大部份車站均不設洗手間設施,對乘客不便。

而位於新界的車站,很多都以地面或高架形式建造,但坑口站、將軍澳站、調景嶺站、大窩口站、荃灣西站及東涌站等新界車站的月台則因為路段及車站設計問題而須建於地底。 港島綫西延是港鐵港島綫第三期的發展項目,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共設3個車站: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為香港島西區提供鐵路服務,並且接駁香港島其他地區。 西港島綫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堅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學站如期在2014年12月28日通車,西營盤站則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 2007年中,港鐵公司已經開始運作並開始在車站內更改車站內的路綫圖、指示牌。 在指示牌方面,安裝在幕門上的指示已經於2007年7月12日起陸續更換。 以觀塘綫往調景嶺的方向為例,指示牌原本寫上「觀塘綫往調景嶺」的字樣,但已經被換上為「往調景嶺」,以配合現時港鐵的格式,但亦有部分非轉綫站至2010年5月仍使用舊格式。

2時許,港鐵抽調觀塘綫列車,有限度提供將軍澳綫過海服務。 港鐵維持每8分鐘的列車在藍田站接載乘客後,使用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直接駛入將軍澳綫過海段,途經鰂魚涌站,以北角站作終點站(即等同2002年前將軍澳綫尚未通車時的觀塘綫列車行走路線)。 此安排一直維持至當天下午5時35分,直至架空電纜維修完成,癱瘓5小時,是港鐵22年來最長時間的故障。 為加快兩鐵標誌換置,很多需要改動的九廣鐵路焗漆指示版在合併前先給換成港鐵樣式(例如兩鐵交匯的轉車站),再在新告示版上貼上紙板。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