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苑喜雅為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及管理的五個「喜」字頭小型私人屋苑之一,亦為首個「港人港樓」項目,只限港人購買,謝絕公司名義購入,旨在減低炒賣機會及協助小家庭置業。 資料顯示,今次是喜雅在去年三月入伙以來,首次發生懷疑自殺事件。 喜雅凶宅 事實上,曾發生嚴重命案的凶宅,日後要承造按揭相當困難。

死者姓駱(四十九歲),獨自租住長沙灣保安道十八號喜雅二座十六樓一個單位。 有鄰居透露,駱斯文有禮,經常拖篋出入,間中有一中年女子登門探訪。 據了解,駱最近因感生活壓力逼人,終日鬱鬱寡歡。 租住御金・國峯第7座的一對公務員夫婦,昨日(4日)清晨雙雙墮樓,2人分別伏屍平台2個單位的花園,而2人同住的單位有打鬥痕跡。 警方重案組將案件列作謀殺及自殺案,並繼續調查。 香港家居環境複雜,不論公屋、居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也可以為你安排編制估價報告,讓你在添置物業或搬屋前,能夠得到最準確的估價情報。

喜雅凶宅: 估價資料最新最齊

她舉例指,2013年尖沙咀豪宅君臨天下3座發生雙屍命案,事後有銀行拒絕為同一座向的所有單位承造按揭,可見不同銀行對凶宅按揭的寬鬆程度有別。 房屋署最新數字顯示,專推凶宅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今年接獲破紀錄約88,300份申請,超額逾73倍創歷年新高。 至於1995年發生「六屍命案」的荃灣中心太原樓低層戶,單位於2011年由「凶宅大王」陳應佳以118.5萬元投得。 陳應佳早前以貼市價租金9,500元放租,實用面積374呎,成功租出的話回報率高達10厘。

喜雅凶宅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喜雅凶宅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喜雅凶宅: 需要幫忙? 請馬上透過 WhatsApp 或 微信WeChat 聯絡我們

例如1998年發生5屍命案的九龍灣德福花園C座5樓,同翼8個單位即時跌價逾2成,銀行亦拒絕承造按揭,令該批單位被「雪藏」多年,金融海潚後,近年樓市再度熾熱,部分單位才得以「解凍」易手。 面對海量按揭機構選擇,林林總總的按揭方案,讓按揭初哥束手無策,還要親身到逐家銀行了解,耗盡時間與心力。 香港按揭估價王,因應你的實際情況,為你索取銀行口頭估價,比較不同銀行按揭計劃,一目了然,清晰易明,為你找出至划算的利率及優惠,節省大量格價。 部分曾發生命案的單位,以及同層所有單位,銀行均不會提供估價或估價特別低,亦有部分銀行會拒絕為凶宅承按。

但其實這樣的案例並不稀奇,甚至可能就發生在你我住家的隔壁,或正是你租屋的所在地……。 其實很多凶宅都只是因為心理原因作祟,中國人向來對「死者之物」存有畏懼心理。 但像香港這樣,低價凶宅成為普通民眾手中的搶手貨,在其他地方還真的不多見。 房價居高不下從而產生的畸形產物,讓人們開始拋棄一些心理的「底線」。

喜雅凶宅: 凶宅有乜好怕 700萬買唔起先得人驚!

而且一旦發現註冊紀錄有「死亡證」,又是否代表業主一定在單位內過身呢? 雖然「死亡證」會列出死者的死亡地點及原因,但準買家也只能透過內容作出估算。 例如「墜樓案」凶宅死者的死亡地點會列為大廈平台,而並非單位的地點內,單憑「死亡證」也未必得知單位是否凶宅。 但如果死亡原因為內臟移位、或頭骨爆裂等,則可推斷死者是跳樓,故「起跳點」的單位可視為凶宅看待。 以上述曾發生5屍命案的德福花園單位為例,事發至今雖已近20年,但恒生和渣打銀行的網上物業估值服務,仍未能為同翼8個單位提供估值,而中銀進一步收緊,同層共16個單位都不提供估價。

喜雅凶宅

死者來自兩戶人,分別是44歲男子劉谷友及其35歲妻子黎秀芳,他倆的6歲兒子劉祖平及3歲女兒劉婉平,一家四口同住上址頭房。 另一戶則是女死者黎秀芳30歲弟弟黎浩然與其25歲妻子麥瑞冰,兩人兩歲半長子黎展鵬、歲半幼子黎展洪及60歲岳母劉年一同遇難。 喜雅凶宅 事發後一度傳出兩名女死者均懷有身孕,造成9屍11命的慘劇,但最終確定只有麥瑞冰死時懷有4個月身孕,事故共造成9屍10命,兩家慘遭滅門。 記者日前曾到28樓的肇事單位外視察,只見鐵閘左上方安裝了小型攝錄器;而記者拍門後,屋內一名女住客開門時,亦要解開防盜鎖,可見保安異常嚴密。

喜雅凶宅: 物業名稱

有屍體被發現時手握單位大門鐵閘,亦有多具燒成焦炭的屍體堆疊房內,當中更包括一名年僅25歲的孕婦一屍兩命。 事件中只有住在尾房的包租公能隻身逃出,雖然他一直否認縱火謀殺,但事發當日下午,卻離奇在觀塘警署外徘徊。 9屍10命無辜枉死,揭發被街坊稱為「傻佬」、有非禮女租客前科的包租公,因向孕婦租客求愛不遂,最終要兩個家庭滅門陪葬。

喜雅凶宅

業界人士補充,銀行不提供網上估值,不代表一概不接納按揭申請,銀行會視乎案發距今的時間、承按單位與案發單位的距離等等,再考慮申請人是否已落實簽約購入單位,再決定是否接納按揭申請。 事實上,除了上述直擊的「沙田第一城」放盤外,我們過去也曾報道過一些購買凶宅疑雲的奇聞。 有準買家曾透過代理買入日出康城「領凱」一個高層單位,簽完臨約才知道單位曾發生事故。

喜雅凶宅: 按揭計算機

張炳是一名紗廠工人,但只偶有上班,主要靠上址收租為收入。 案發單位本是張炳母親物業,其母死後,將單位留給他。 案發10多年前,張已有意結婚,但卻無從找到合適對象,因此一直希望靠出租單位親近女性。

在法律上凶宅是是沒有白紙黑字的嚴謹規範,目前多是依照交易慣例來判斷的。 在香港,凶宅包含「發生地」,「受傷地點」以及「陳屍地點」。 喜雅凶宅 使用滙豐流動應用程式及網上理財服務,即可安坐家中,輕鬆理財。 請瀏覽本網頁,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影響您的財務管理及我們的服務。

喜雅凶宅: 深水埗區

為10萬名師生供飯的午膳供應商「活力午餐」曾暫停兩天供應,於上周三(2月22日)恢復服務,其隸屬的大家樂集團早前曾稱,考慮到人手安排和產能負荷,決定不會向個別中學提出續約。 據了解,陸續有小學獲告知不獲續約,4月起不再由「活力午餐」供飯。 其他可供揀選的單位,分別涉及自殺、意外身亡、自然身故、追討欠債等。 揀樓程序將於下周一(12日)開始,首批為二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第二批為一人申請者。 南山邨南樂樓1110室的兇案於2018年11月發生,57歲戶主丈夫疑因感情問題,以生果刀插入40歲妻子背部,女子傷重不治。 喜雅於2012年開售時,320個單位當日全數沽清,其中一個634方呎高層單位,更以548.4萬元成交。

當然,既然規定是不成文的,那自然也就存在有人別有居心地低價購入凶宅,再轉手高價賣出或者租出,卻不將實情告訴接手的人。 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完全沒在怕的」,像開頭提到的梁詠琪的媽媽一樣,明明知道這間屋子發生過命案,卻也覺得無所謂。 這部分人,不是膽子大心大就是窮途末路,「見鬼好過沒屋住」。 像很多來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從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下,不怕鬼神、不聞凶宅,小編很是佩服。 接連數年,嘉薈軒多次發生命案,曾有網友反映之前凶宅單位的後續租客曾打去恐怖熱線,反映自己在這間屋子裡的靈異遭遇,聽上去似乎十分詭異。 要按照以上標準,那麼全香港恐怕找不出十間「凶宅」,因為香港的凶宅其實和正常房子沒有甚麼區別,甚至還因為價格問題頗受歡迎。

喜雅凶宅: 沙田/大圍

包括張炳在警誡中承認火警時他在場,而災場單位大門被人從外反鎖。 另外亦有死者親友案發當天曾探訪,證實騎樓鐵籠逃生口並沒有木板釘封,但火警後卻發現該逃生口被人釘封。 死者親人其後到紅磡公眾殮房認屍,目睹全部死者被燒得不似人形的慘狀,莫不掩面痛哭,有死者的高齡母親因傷心過度,多日食不下咽,終日以淚洗面,並表示要跳樓自殺。 由於死者皆有親屬關係,因此有親人希望將9人一同殮葬,另因死者慘被火燒死,家屬不想死者再被第二次火燒,希望政府撥出墳地,土葬死者。

  • 至於租盤方面,她表示因錦英苑位處山上,較「隔涉」,該單位目前月租普遍約1.3萬至1.4萬元,而過去有案例自殺凶宅月租會跌至約1萬元。
  • 通常凶宅網內標注的凶宅不會列出詳細地址,只會提及哪一座、高中或低層中的哪一個單位,以至出事年份及簡單事故描述。
  • 女事主簽臨約,代理也問過業主單位是否曾出事,但業主說沒有,最後代理在臨約加一句,「由於曾有代理行指單位是凶宅,業主及代理在此聲明本單位沒有發生意外及已盡一切努力查證」,女事主之後落訂30萬。
  • 如你發現本網站分享的資訊有錯誤,歡迎聯絡本網站更正。
  • 但如果死亡原因為內臟移位、或頭骨爆裂等,則可推斷死者是跳樓,故「起跳點」的單位可視為凶宅看待。
  • 像很多來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從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下,不怕鬼神、不聞凶宅,小編很是佩服。

傳統認為凶宅不吉利,一般買家抗拒購買及居住凶宅樓盤,而凶宅樓價往往較市價低。 惟近年樓價高企,亦有不少無法負擔高昂樓價的買家,轉而選擇凶宅樓盤。 不論你是哪種買家,向銀行申請按揭時亦需留神,提前早好調查準備。

喜雅凶宅: 凶宅亦可能影響鄰居估值及按揭

7月23日,警方在德福花園C座5樓一個單位破門入屋調查時,揭發了近年香港罕見的一宗集體死亡事件。 5名死者是徐順琴(41歲)、李迎曦(17歲)、李迎暉(15歲)、林春麗(49歲)、蔡秀珍(45歲)。 在大廈還未建成的時候,德福花園就發生過一起非常聳人聽聞的命案——外牆升降機的突然墜落而導致六名建築工人喪生。 之後發生在1998年的五屍命案更讓德福花園成為了香港著名的凶宅之一。 喜雅本身為土地發展公司的「保安道/懷惠道重建項目」,編號K19,代表九龍區第19個項目。

喜雅凶宅: 九龍地產分區 >>

然而當年土發公司因長年虧損而未有足夠資金展開項目。 喜雅位於長沙灣保安道18號(中原樓市片區:長沙灣)。 狹義的凶宅指該物業曾經發生意外死亡、兇殺、自殺、中毒、謀殺、吊頸、服毒或其他非自然死亡的情形。 廣義的凶宅則包括任何人在物業中死亡,包括老死、老人家在家中在睡夢中過世、病死、猝死、病逝。 要減低買中凶宅機會,可在看上心儀單位後做以下功課。 首先,直接問地產代理這個單位是否凶宅,他們有責任將知道的實情告訴買家或租客。

喜雅凶宅: 九屍十命滅門奇冤 凶宅傳淒喊:幫我救個仔出去!

至於坊間提出的另一個做法,就是向銀行查詢「物業估價」,但就必須多查幾間。 喜雅凶宅 因為不同銀行對凶宅取態不一,部份華資銀行傾向對凶宅較保守,網上系統多反映物業價值為「0」、「N/A」或「需致電職員聯絡」。 他們的做法甚至是全層單位也不估價、或上下層單位不估價。 有外資行則百無禁忌,認為凶宅不屬「業權瑕疪」,可照樣做到估價。 一般來說,若最終銀行願意估價也可繼續申請按揭,但可能在估價上未必估足,故準買家要有一炮過找清的心理準備。 2013年,元朗洪水橋雅珊園一個低層單位發生燒炭自殺命案,令同層單位無法獲銀行承造按揭,據傳媒報道,有新婚夫婦2年後買入該單位後,才發現銀行拒絕提供按揭貸款,最終撻訂,損失數十萬元。

警員在場調查,證實死者姓駱(49歲),租住上址1單位,現場無檢獲遺書。 喜雅凶宅 事發時,死者姓趙(43歲)友人,因於網上發現駱留言有意尋死,亦曾報警求助。 準買家要保障自己利益,在睇樓時要多問一句:「單位是否凶宅?」及清晰介定所指心目中「凶宅」是什麼定義,再讓地產代理回答。 如果代理經盡力查證後,回答單位不是凶宅,但最終卻是凶宅,代理未必須負上責任;反觀代理沒有經盡力查證,則可能負上失實陳述的責任了。 更重要一點,如果死者根本並不是「註冊業主」,只是單位的租客,租客在單位內過身在查冊時並不會反映出來。 例如轟動一時的九龍灣德福五屍命案、康怡烹夫案,只因死者全屬租客,註冊文件未能反映。

喜雅凶宅: 業主放盤

當年這間房子發生過一起弒母凶殺案,不少朋友也提醒梁媽媽不吉利,但梁媽媽自己倒是毫不擔心,毅然斥資1500萬買下了這間……雖然不到兩千萬的價格買下豪宅看上去的確是很划得來,但是花這麼多錢買套凶宅…….反正心很大就是了….. 喜雅凶宅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首個採用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的項目 —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專用安置屋邨項目第一期甲的資助出售房屋,其首批組裝合成組件已於本月陸續運抵香港,並正式開始吊裝,項目預計於二零二四年落成。 此項目更於建造業議會舉辦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成就嘉許禮上榮獲兩個獎項。

因為就算「註冊業主」過世,目前法例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把「死亡證」註冊。 幾日後,女戶主將全幢十座做估價,卻發現全部估足,但明明十座曾有凶宅,為何會估到價? 其後透過親人問其他代理行朋友,才發現單位是凶宅。

方面,項目附近有李鄭屋花園、漢花園、順寧道遊樂場及保安道市政大樓(內有體育館、圖書館)供公眾參觀及使用。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457至1,442平方呎,樓底高度為2.8至3.74米,間隔涵蓋二至四房。 戶戶採用獨立式廚房設計及配置露台、工作平台和窗台。 「世紀廿一」馬鞍山中心分店蔡姓高級分行女經理表示,該單位實用面積為554平方呎,現時市值約460萬元。 網上流傳一條影片,指元朗康景街3至19號地下一間便利店,有兩名男子各不相讓,初則口角,繼而動武,便利店職員聯同一名顧客報案及制止。 影片中可見,便利店內貨物四散於地,一名無戴口罩的白衣男子怒極,手持玻璃樽扑向一名體形肥胖、貌似格鬥遊戲《拳皇》人物陳國漢的男子,並與其口角指「X你老母,扯X爛晒我啲袋」。

該代理行朋友還表示,大部份代理行也有內部文件指出這點,於是女事主聯絡代理對質,代理卻表示,向律師查問過死者是由單位墜樓至平台,由於在平台死亡,故單位不算是凶宅,並拒絕退票。 幸好支票存放在律師樓,女即時CUT票力保不失,但也同時發律師信予業主通知合約無效,及發信予代理尋求賠償。 買家可以在看單位時,向大廈同層住戶、物業管理處、保安等瞭解房屋及業主、租客情況,判斷該房子是否為凶宅。 只要上網搜一搜,然後隨便點進一個查詢網站,我們就可以準確的查到所屬區域每一間具體凶宅單位。

一般來說,我們進行查冊時,可以查出「註冊業主」的身份。 所以如果註冊業主過世,他的死亡證可能會被註冊上土地註冊處。 當我看見註冊處上有死亡證紀錄,我們可以要求業主出示死亡證,從中獲知死者身份、死亡日期、地點及死因。 問題是,死亡證只是「可能」會註冊,而非「必定」會註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