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原來長期待在冷氣房裡,很容易令皮膚乾燥、肌肉酸痛、手腳冰冷等情況出現,造成冷氣病! 要避免造成身體不適,立即了解5個預防冷氣病方法,例如多喝水、保持空氣流通等。 在中央冷氣系統或者密閉的冷氣房中,室內空氣流動極度有限,在缺乏清新空氣更迭的情況下,如果冷氣機或者冷氣系統沒有及時清潔,則會造成空氣渾濁的情況出現。

  • 對於香港人來說,擁有幾種過敏症狀可謂是家常便飯,例如鼻敏感、皮膚過敏、氣管過敏。
  • 當長時間身處於密閉的冷氣系統環境中,因為空氣混濁、冷氣太凍使室內溫度過低,導致細菌滋生,令身體出現頭暈、頭痛、工作效率低等似病非病的徵狀。
  • 但原來長期待在冷氣房裡,很容易令皮膚乾燥、肌肉酸痛、手腳冰冷等情況出現,造成冷氣病!
  • 可以考慮隨身攜帶披肩、外套,保護有關部位,避免著涼。
  • 西醫稱之為病態大廈綜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從中醫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因室內外的劇烈溫度變化或強烈溫差所引致的身體不適。

開冷氣時切記時間不要過長,以免室內環境過於乾燥。 另外,建議在房間內放置一杯水,有助於調節周圍濕度。 冷氣房內同時也不要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並多眨眼,保持眼睛表面濕潤。 當冷氣開啟時,應將窗房開一個約1厘米的小縫,加強空氣流通。

冷氣病的病徵: 1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冷氣病的病徵

在睡覺時,建議可在睡前幾小時先開冷氣,當溫度降低後再改用風扇,避免長時間待在冷氣的空間內。 冷氣機記得要定期清潔,進行徹底的消毒清洗,確保當中積聚的塵埃污垢被清除。 冷氣病的病徵 否則,在開啟冷氣機的瞬間,就會化身為過敏原和病菌的散播機器,令室內的所有人遭殃。 面對夏日高溫,冷氣溫度越低當然越爽,但為一時之快,落下一身病痛,這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一般來說,最好將冷氣溫度維持在24°C~27°C,將室內外溫差維持在4°C~6°C左右。

冷氣病的病徵: 方法預防冷氣病

通過這種方式降溫,會導致人體表皮毛孔極速收縮,大大影響人體體溫自動調節功能,使體內的熱量無法如常散發,很容易會誘發風疹和皮膚瘙癢的症狀,即中醫所說的「風寒入侵」。 徐醫師續指,冷氣也可損人陽氣,令抵抗力減弱,容易對周圍環境產生過敏反應,繼而出現鼻敏感、哮喘等病症。 歎冷氣更會抑壓人體的陽氣外泄,使人的濕氣無法排出體外,有機會誘發濕疹、水腫、皮膚痕癢等問題;再者,長期待於冷氣地方中,容易被空調抽乾水分,可使皮膚乾燥。 冷氣病的病徵 由於在中央冷氣、冷氣房中,室內空氣極其密閉,造成過敏原、病菌極容易生長積聚。 針對這一點,如果室內沒有裝上排氣扇,你不妨打開門窗,留下一道小縫,促使空氣產生對流,能夠有效減低室內病菌傳播的機率,避免致敏原的積聚。

冷氣病的病徵

對於生活節奏緊湊的香港人來說,一旦專心工作,往往就會忘記為身體及時補水,不少人應該一天8杯水都未必做得到。 由於冷氣機的運作模式,會大量抽取室內空氣的水分,造成人體水分流失,粘膜過乾,因此在冷氣房內的時候,記得適時補水,最好是溫度為35°C~40°C的溫水。 空調病會導致多種身體不適症狀,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生理不適(空調綜合症)、細菌感染、過敏性反應。 另外,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活動一下筋骨,從而促進血液循環。 冷氣病的病徵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做運動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環。

冷氣病的病徵: 常見7大「冷氣病」特徵

在這種情況之下, 直接為細菌和過敏原提供了最佳的苗床,促使它們瘋狂滋長。 可想而知,室內空間就變成了「毒氣室」,大大增加了身體抱恙的機會。 此外,冷氣溫度設定過低,會令人體在進入室外環境時經歷巨大的溫差,導致毛孔急劇擴張。 這種不良的使用冷氣機習慣,亦是導致人體出現冷氣病的原因之一。

而且長時間吹冷氣,沒有多加防護,很容易就會影響人體的「氣」,即呼吸系統,例如鼻、咽、喉,出現鼻塞、流鼻涕、口渴咽乾的症狀。 如果從酷熱的室外進入室內,建議先在沒有冷氣的房間下讓身體適應溫差,再進入冷氣房,這樣能減輕因血管收縮造成的頭痛或肩頸僵硬不適等症狀。 另外,不要頻繁地進出冷氣房,可避免皮膚無法快速地調節體溫而產生熱感冒。 冷氣病是近十幾年來較多人提及的一種徵狀,而外國稱為Sick Building Syndrome(病態大廈綜合症)。 當長時間身處於密閉的冷氣系統環境中,因為空氣混濁、冷氣太凍使室內溫度過低,導致細菌滋生,令身體出現頭暈、頭痛、工作效率低等似病非病的徵狀。 另外,冷氣房間內外溫差大,亦會造成微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而導致身體不適。

冷氣病的病徵: 中醫拆解「冷氣病」7大常見特徵

在上面提到造成冷氣病原因的部分有提到,冷氣其實會影響人體的溫度調節功能,造成毛孔不自然的收縮和擴張,使體內的熱量不能正常排解,刺激皮膚產生風疹和皮膚瘙癢的症狀。 如果你在冷氣房中,出現這種皮膚問題的次數變得頻繁,就有必要小心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從中醫的角度看,如果沒有注意對身體的敏感部位進行保護,冷氣中的風寒寒邪就會入侵人體,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減慢,影響血液循環,容易變得周身骨痛。 如果本身健康欠佳,則很容易就會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冰冷、惡風怕冷的症狀。 冷氣病的病徵 面對溫度的改變,我們人體擁有自主的溫度調節機制,能夠通過毛孔的收縮擴張和出汗的方式散熱。 不過面對炎熱的夏天,不少人貪求即時性的降溫,喜歡開大冷氣猛吹。

對於香港人來說,擁有幾種過敏症狀可謂是家常便飯,例如鼻敏感、皮膚過敏、氣管過敏。 如果你本身是帶有過敏症狀的話,在使用冷氣的時候就要倍加留神。 雖然冷氣系統能夠為你在夏日帶來極度的舒爽,但需要留意缺乏清潔保養的冷氣機,會令室內空氣質素下降,積聚大量過敏原,大大刺激你的身體,造成過敏症狀加劇。

冷氣病的病徵: 了解更多

喝水有助於身體消化吸收營養物,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增強免疫力。 保持體內水分充足亦同時能夠加速毒素從尿液中排除。 由於肩頸、頭屬於容易入風的位置,因此要避免這些部位受到冷氣直吹。 可以考慮隨身攜帶披肩、外套,保護有關部位,避免著涼。 註冊中醫師徐澤昌表示,「夏三月」即意思從立夏開始,到立秋之間,農歷四、五、六月三個月份。 然而,現代人喜歡乘涼取冷,經常躲在冷氣房中;或因工作需要,整日都待在冷氣房中,陽氣不得正常宣發,帶來各類痛症和敏感症。

在進入炎熱的室外環境和清涼的冷氣房時,最好分段進入,在兩者之間設置中間區域。 在陰涼的地方等待3~5分鐘,令人體逐漸適應溫度的變化。 另外,如果你是滿頭、滿身大汗的情況下進入冷氣房,最好先擦乾汗水,以免入風、感冒。 準確來說,「冷氣病(空調病)」更傾向是一系列的症狀,而非是一種「病」。 西醫稱之為病態大廈綜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從中醫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因室內外的劇烈溫度變化或強烈溫差所引致的身體不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