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關以輝稱,「兼善里/福華街」發展範圍的唐樓,消防安全不足、有僭建和劏房等問題,有需要重建。 不過他指項目剩餘地積比率不多,發展空間有限,需納入其他地盤一併考慮發展。 涉約90個街號,包括兼善里1至44號、福榮街535至573號(單數)、福華街544至588號(雙數)及青山道473至475A號(單數),舊樓樓齡約62年,估計受影響業權835個,受影響住戶2,100個、涉及地鋪商戶120個。 局方又指已採取多項措施,以免出現濫用補償安排或安置資源的情況,包括派出約400名調查員,在短時間內完成登記、要求住戶提交在凍結人口調查日前,稅單、銀行信件等住址證明等。 本行職員會為車輛之損毀狀況進行評估及拍照,並就有關紀錄撰寫公證報告,報告可用於法庭訴訟及工程會議等重要情況,本公司亦有法律團隊,一站式提供公正服務、法律資詢及訴訟服務。 關注組今年6至7月訪問了300多名租客,一成人說重建消息發布後被加租,其中一半被加至少一成,最多更加租超過五成;調查亦發現有8人被業主迫遷,其中一半要接受不合理加租才可留下。

這幢大樓設有一個新的社區會堂,在地下重置九龍城街市,重置李基醫局,也有配置康體設施及社福設施的樓層。 市民關心重置街市是否無縫交接、舊區重建部分如新樓宇以至地面設計是否與龍城區街區特色一致、對市民或商戶是否有合理賠償、三幢獲保留下來的戰前樓宇的處理等,這些點線面的發展關乎民生,都是關鍵的。 筆者支持以小區規劃方式重建,這較分散單幢或牙籤樓重建,對社區街道整合、景觀設計甚至引入更多綠化或公共空間都帶來裨益。 例如對龍城區來說,要搬遷九龍城街市、李基醫局等社區設施對居民影響大,市民最關心的,是在重建地段上不能只興建貴價住宅,而置市民需要的社區設施於不顧。 前年底政府數據顯示,全港樓齡達50年或以上者有7,200多幢,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等為集中地;60年或以上樓齡,九龍城稱冠,達788幢。

兼善里賠償: 服務

有關項目只會發展私人住宅,有機會是市建局獨自發展,亦有機會招標與發展商合作,具體安排有待落實。 市建局今(24日)公布深水埗區兩個重建項目,選址是「兼善里/福華街」和「昌華街/長沙灣道」,其中兼善里現址為兩排相連的舊式唐樓,屹立深水埗逾半個世紀,共有720個住宅單位,該區劏房林立,預料有2,100户受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治祖 重建1959年落成的唐樓群兼善里是深水埗區 內備受關注的重點議題。

雖然市建局今年初一度認為,重建兼善里將虧蝕達30億至40億元,考慮到要財政平衡,研究以市價收購並納入「加強版復修計劃」替代重建,迴避「賠償7年樓齡物業」政策。 不過,兼善里發展委員會社交網站提到,該會上月舉行逾200人出席的業主、住戶、商戶會員大會,匯報目前已有約40%的單位簽署意向書同意重建,希望半年內達到「八成業戶同意」的市建局收購標準為最終目標。 兩個項目即日起進行凍結人口調查,之後公布「7年樓」建議收購呎價。 市建局將向居民舉行簡報會,向受影響業主和租客講解規劃審批程序,以及物業收購和補償安排。

兼善里賠償: 深水埗兩重建項目同期啟動 可建1838單位

市建局近年在九龍城及深水埗等都有推出重建項目,而且不是只涉單幢樓宇,而是涉及一個小區規劃,例如兼善里、九龍城沙浦道與侯王道一帶。 在舊區重建方面,大量市民居住的舊區,樓宇結構老化,雖然近年有樓宇更新大行動等計劃支援樓宇復修保養,但要改善居住環境,確實要依靠重建的手段。 發展局局長(局長)在考慮該項目及有關資料後,在2022年6月13日決定在不對該項目作出任何修訂的情況下,授權市區重建局著手進行該項目。 本公司首席測量師梁嘉駿先生受邀參與鄧銘心區議員舉辦之講座「家居漏水點解救」 兼善里賠償 本公司首席測量師梁嘉駿先生與鄧銘心區議員聯絡舉辦講座–「家居漏水點解救」,解答居民之滲漏問題,梁先生提供之專業意見備受市民關注,並受傳媒廣泛報道。 市建局今日(24日)公布啟動兩項長沙灣重建項目,社企「銀杏館」飯堂兩周前才重新開業,卻恰處重建範圍,今日旋即接到兼善里重建消息。 管理層稱來得突然,但相信距離正式拆樓仍有一段時間,盼透過推售8元葷菜飯盒「幫得就幫」,維繫基層生活。

  •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 最誇張的個案被加租超過50%,有業主「獅子開大口」將租金由5000元大幅加至8000元,並稱租戶承受不住加租可搬屋。
  • 市建局去年公布重建長沙灣兼善里/福華街項目,兼善里街坊關注組說,有租戶被迫遷、大幅加租或業主拒絕再為單位維修。
  • 不過,上月底佘詩曼於微博上載與《新聞女王》監製鍾樹佳和其他演員合照卻無楊茜堯份,原定楊茜堯嘅角色已由李施嬅頂上;有指,楊茜堯係因為要接拍梁家樹監製嘅《家族榮耀》續集《家族繼承者》而無法參與《新聞女王》拍攝。
  • 因此,市建局將以「先規劃、後項目」的策略,冀促成「超高密度」舊樓重建、納入未盡其用的政府土地作重建及改善稠密舊區。

陳小姐又提到,業主去年曾接獲機電工程署要求進行「固定電力裝置定期測試」,惟當時因大廈電箱電掣等被棚架纏繞,未能進行檢驗,最後透過深水埗區議員覃德誠協助完成檢驗,惟36戶業主已因逾期檢驗而被罰款$350。 陳小姐無奈指,不解為何屋宇署未敦促承辦商拆除棚架,最後卻需由業主承擔責任。 而其中,九龍城「龍城」區衙前圍道 /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在5月底開展,涉及三個地盤,計劃總面積約37,060平方米,可興建約4,350個中小型單位,市場估計住宅收購的呎價可近兩萬元。 在簽署正式轉讓契前,市建局職員會再到收購物業單位內拍照、覆核有關租約及所有居住資料。 然係便會交付收購價餘款以及與業主進行交收鑰匙等手續後,交易便完成了。 兼善里賠償 劏房租客李小姐一家三口蝸居170方呎單位,她說單位空氣流通差,不時有蜈蚣出現,形容「沖涼都膽戰心驚」。

兼善里賠償: 項目詳情

市建局指,該處的的剩餘地積比僅9%,只重建這項目會構成很大的財政壓力,因此以規劃主導的方式,增加社區設施及住宅單位。 今次宣布的兩個重建項目相鄰,其中兼善里項目唐樓高九層,樓齡62年,地盤總面積約7400平方米,涉及約835個業權 ,受影響住戶約2100個,約120個地舖,重建後可提供的單位,有約千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Now新聞台】市建局公布兩個長沙灣重建項目,分別在兼善里及昌華街,兩個項目合共提供1800多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市建局指,兩個項目會發展為私人住宅,而昌華街發展計劃,包括長沙灣體育館的一方,涉及修訂分區規劃大綱圖,規劃期會較一般項目長。

兼善里賠償

她透露,遷入現時的劏房前半年已申請輪候公屋,6年半以來毫無音訊,單位被收購後,她亦擔心會否痛失家園,「唔知會唔會畀我上樓,驚係要再出去搵劏房住,我希望可以直接上樓、原區上樓」。 她表示,就讀小三的兒子在長沙灣邨附近上課,希望可獲安排入住同一屋邨,方便兒子上課。 居於兼善里15號一個劏房單位的李女士形容,重建亦為其帶來喜訊。 她表示,6年前遷入170平方呎的現址,租金由5,300元,增至現時的6,100元,任職「三行」的丈夫月入僅一萬多元,卻要獨力肩負家中重擔,現時的租金亦是很大負擔。 居於福華街556號低層的楊氏夫婦60年代已遷入現址,單位實用面積598平方呎,至1971年才以幾萬元購入單位,及後在兼善里生兒育女,至今已近60載。

兼善里賠償: 長沙灣兼善里/福華街將重建 租戶遭業主加租或迫遷 市建局主動介入協調租務糾紛

新報人 新報人創刊於1970年,因應傳媒業變革及科技進步,發展成多媒體資訊平台,並持續更新新聞資訊。 此外,市建局將興建兩條分別橫跨長沙灣道和連接兼善里周邊一帶的行人天橋,連接社區設施。 針對社區活動空間不足問題,團隊亦善用地面空間,設置更多與居民共享的社區空間,提升該區宜居性。 住在兼善里另一幢樓宇的梁先生補充,不少街坊都希望收樓重建,但面對兩難局面,重建所賠金額未必可以買到樓宇,更稱「可以買到居屋都無所謂」;至於選擇維修的話,長年成本亦十分高昂,並質疑是否可解決結構老化問題。 梁先生又提到所住樓宇前數天才開始搭棚維修外牆,雖然附近樓宇常常維修,但樓宇內不時見到有鋼筋外露等問題。

兼善里賠償

【本報訊】納入重建的長沙灣區兼善里/福華街項目範圍內的樓宇,大多日久失修、非常殘舊。 位於福華街556號的樓宇,不設電梯,大量單位被改作劏房,有業主對物業納入重建表示「好開心,等到頸都長」;但有被收購單位的業主對未來憂喜參半,期望收購價能夠買回與現時居住單位一樣大的樓宇。 以市建局在今年3月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發展計劃為例,市建局向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並向受影響住宅物業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所提出的收購建議呎價為18,378元,是假設為同一地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假設單位呎價)。 市建局會以發展計劃形式推行重建,並向城規會提交發展計劃草圖,城規會就相關草圖供公眾查閱,以及進行諮詢。 如項目任何沒有撤回的反對意見,城規會便可決定授權進行有關發展項目。

兼善里賠償: 業主放盤

此外,兼善里樓群涉及業權眾多,以「市價加津貼」模式收購,單是收購涉及的收購及補償支出將近95億元,項目收入只會是總發展成本三分之二,即隨時要倒蝕30億港元,未能抵銷涉及收購、安置補償及建築成本等總體開支。 市建局未來數年要處理九龍城區多個已開展項目,若同時重建兼善里,入不敷支情況會持續,將造成沉重承擔。 此外,兼善里樓群估計現有達3,000伙劏房,若重建要處理調遷安置問題。

  • 他曾約見陳女士商討後門被堵塞的問題,要求陳女士把福華街單位後門解封,使他的單位後門可還原以免阻礙逃生的走火通道被僭建物所堵塞,以及還他後門出入的自由。
  • 超過一成受訪租客在重建消息公佈後曾遇上屋內結構性維修問題(包括天花剝落、滲水等等),但公布重建消息後,業主則表示不會再付款做維修。
  • 市建局近年在九龍城及深水埗等都有推出重建項目,而且不是只涉單幢樓宇,而是涉及一個小區規劃,例如兼善里、九龍城沙浦道與侯王道一帶。
  • 亦有在兼善里租住近兩年的劏房戶,被業主得悉未有按其要求不進行「人口凍結登記」後,隨即要求他本月底前遷出。
  • 兩狗大約3歲,狗仔已絕育,Ivy形容兩狗情緒穩定,比較安靜,亦肯吃東西。

本報從多個市建局消息確認,蘇慶和曾多次指示管理層研究收購兼善里。 知情人說,蘇指兼善里樓齡高及殘破,有重建需要,但因密度高,若以7年樓齡賠償恐有嚴重虧蝕,故指示管理層研究如何可用市價收購。 兼善里發展委員會的社交網站顯示,該委員會早於2010年由該區居民自發成立,宗旨為「嘗試集合街坊共同討論及推動兼善里維修工程及重建工作,至今已有約300戶加入。」其間一度停運,直至最近才重啟委員會工作。 本身為工程師的荔枝角北選區候選人黃敬於今年9月獲該會委任為秘書。

兼善里賠償: 中國

市建局啟動兩項長沙灣重建項目,分別是「兼善里/福華街」發展項目,以及「昌華街/長沙灣道」發展計劃,即日起進行凍結人口調查,預計2031年起重建成1,830伙住宅。 兼善里賠償 巿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前年估算,兼善里範圍樓宇所涉及的收購及補償支出,接近 95 億元。 兼善里賠償 被問到當局有否最新估算數字,關文輝表示,當局未有新的估算,需待凍結人口調查,以及更接近項目開展日期,再根據市價估算。

兩個項目在完成重建後,合計的住宅單位,將由現時約720個增加至超過1,800個,日後透過招標和出售,可為市建局補充現金流。 他期望方案能為市建局、政府以至私人發展商,日後在處理超高密度、體積龐大而失修的舊樓群時,能夠發揮示範作用。 此外,在佐敦道渡船街俗稱的「八文樓」,現時已用盡12倍地積比,重建後會減至9倍,即重建後定必虧本,當局認為業主在這類商業價值較高的樓宇居住,定必會做好維修工作。

兼善里賠償: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李先生在2009年3月及4月間曾向消防處及屋宇署投訴兼善里單位業主陳女士堵塞及霸佔走火通道及違例搭建,屋宇署在2009年4月17日發出信件給陳女士,建議她立刻把違建工程拆除,把樓宇修復原狀使之與核准建築圖則一致。 可以留意的是,市建局的收購價會以業主其物業的市值交吉價以及自置居所津貼,以助他們重新購置物業。 而自置居所津貼,是以假設單位價值為基礎,即被收購單位的自置居所津貼為假設重置單位的價格與被收購單位公開市值的差額。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關以輝表示,深水埗區內,包括兼善里等樓宇老化失修、消化安全設施不足、天台有僭建物,以及充斥大量劏房。 惟他提到該區地積比率只得8.12,現僅餘下9%,亦即0.88,單一考慮重建兼善里涉及高昂收購和發展成本,將令項目入不敷支。 市建局今(24日)公布啟動深水埗區兩個重建項目,選址是長沙灣「兼善里/福華街」和「昌華街/長沙灣道」,兩個項目共涉及720個住宅單位,預料重建後可增至1,838伙,估計最快會在2028年相繼落成。 其中兼善里項目共有90個街號的樓宇,樓宇狀況普遍失修,亦有不少劏房單位,估計涉2,100户及120間地舖受影響。 【Now新聞台】市建局宣布,兩個長沙灣的重建項目,包括興建一座新政府設施綜合大樓,提供公共空間及泊車位,項目合共提供1800多個中小型住宅單位,預計2033年落成。 兼善里賠償 署方為大廈進行招標,而外判承辦商則在去年10月底陸續搭棚進行外牆維修工程。

Similar Posts